证券时报记者 郭博昊
6月21日,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印发《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2023年工作计划》(下称《计划》)提出,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支持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工业互联网企业在全国股转系统基础层和创新层挂牌,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同时,加强科创板企业上市培育,将符合条件的工业互联网企业和项目向证监会和上交所推送。
【资料图】
《计划》围绕政策体系、基础设施、创新体系、融合应用、产业生态等方面提出11项重点行动,54项具体措施。
政策体系方面,《计划》指出,持续做好战略谋划,制定实施“5G+工业互联网”512升级版工作方案。推动出台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提心规划发展政策文件。推动印发工控安全防护指南相关政策文件。
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支持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并继续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
在基础设施方面,《计划》明确,强化网络设施建设,推进企业利用5G改造升级内外网;支持矿山企业加快5G专网建设;建成不少于300家5G工厂,打造30个试点标杆。
同时,推动平台体系壮大,培育一批跨行业跨领域综合型工业互联网平台;遴选一批面向特定技术领域的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工业设备和业务系统上云上平台,加速已有工业软件云化迁移;并加快推进工业设备数据字典标准研制与推广应用。
《计划》还指出,完善安全保障体系,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企业网络安全分类分级管理;面相典型行业领域重点企业开展工业互联网安全赋能提升试点;完善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监测服务体系,持续扩大监测范围。
《计划》要求,加快标识规模推广,优化创新载体布局,推动各地、各行业建设二级节点累计超过300个,企业接入数量30万家,上线递归节点不少于20个;并完成标识解析与能源行业10个以上工业应用的集成与服务。
在创新体系方面,《计划》指出,组织遴选一批技术融合创新测试床,推动融合技术创新孵化;开展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工业互联网)建设试点;培育一批面向中小企业的轻量化、低成本解决方案,发布中小企业产品服务名录。
同时,强化产业技术创新,发挥财政引导作用,组织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加快5G工业芯片、模组、终端的研发应用;推进实施“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业软件”重点专项。
在融合应用方面,《计划》提出,完善区域产业布局,组织遴选2个左右工业互联网方向示范基地,指导地方有序开展“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建设。强化行业转型赋能,围绕电子信息、工程机械等重点行业编写行业融合应用指南。同时,加快示范标杆树立,遴选不少于100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遴选不少于100个工业互联网平台模式创新应用案例,加大民爆行业“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试点示范工作力度,完成一批面向重点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创新场景。
在产业生态方面,《计划》要求,提升金融服务质效,鼓励工业互联网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方式融资。继续支持符合条件的工业互联网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并支持相关企业在全国股转系统基础层和创新层挂牌,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支持符合条件的工业互联网企业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债务融资工具。同时,要充分发挥私募股权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功能作用,加大对工业物联网领域相关企业投资力度。加强科创板企业上市培育,将符合条件的工业互联网企业和项目向证监会和上交所推送。积极落实科技创新再贷款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工业互联网企业融资。
工信部副部长张云明,在2023工业互联网大会上指出,我国已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互联网发展道路,打造了“5G+工业互联网”、5G工厂等中国品牌,工业互联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产业规模已经超过1.2万亿元。工业互联网融入45个国民经济大类,“5G+工业互联网”在千行百业落地并向生产核心环节延伸。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资本市场为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发布的《中国工业互联网投融资报告(2022年)》显示,2022年工业互联网投融资展现出韧性和活力,实现上市企业数量和融资规模齐升。截至2023年5月底,工业互联网上市企业总数接近280家,科创板、创业板是工业互联网上市企业的主要集聚地。截至2022年年底,追踪到403家企业的443次融资,累计融资规模超过475亿元。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肖荣美认为,未来要进一步推动工业互联网领域投融资良性循环。一是持续提升工业互联网自身的产业实力和竞争力,做大资金“蓄水池”。通过形成拳头产品、新兴产业等新的增长空间,提振社会各界对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信心,稳定市场预期,吸引多方资本向赛道聚集。二是持续发挥政府引导基金对各类产业资金的带动作用。三是进一步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通过加快工业互联网专区、5G专区等特色专区建设,推动金融资源向网络、平台、安全、数据、标识等重点领域汇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