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勤劳的客家人在漫长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了缤纷多彩的民俗文化。
客家赣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绚丽多彩,缤纷如云的民间文艺与民俗活动风行乡野各处。即使是21世纪的今天,随便走进某个乡村,仍可能会与一支悠扬的山歌、采茶歌相撞,或是与一支欢快的唢呐队伍相撞,或是与一支灯彩队伍相撞,也可能看到一场临时搭台唱戏的民间三角班,或者赶上一场盛大的民间庙会。
赣南,是一个民间民俗文艺多姿多彩、非遗项目十分繁多的地区。长期以来,山歌、采茶戏、吹打、灯彩、傩舞、唱古文、祁剧、南北词、竹篙火龙节、抬故事等民间民俗活动便风行整个客家地区。今天,客家赣南宛如一个中原古代文明与礼俗的博物馆,赣南客家非遗成了研究客家民事活动的活化石。有人说,因为赣南是重峦叠嶂的山区,少有外来文化的侵扰,少有嬗变因素,中原汉先民从遥远的故园携来的文明成果与文化习俗才得以保存并流传下来;有人说,畲族人歌舞的习俗融进了客家人的生活,才有了歌、戏、乐、灯、舞、文、剧、词的流传与演绎。
纵观全国,民间民俗文艺呈现如此缤纷状态的民族或民系并不很多,赣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令人瞩目。
2006年6月,兴国山歌作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申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一举成功。
山歌并非赣南独有,兴国山歌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山歌的内容能与革命战争完美结合。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兴国干部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夜打灯笼走山路,自带干粮去办公”,创造了第一等的工作,形成了伟大的苏区精神。这期间,兴国山歌功不可没。红军长征前昔,“一首山歌唱出三个师”,多少兴国子弟抛妻别子,参加红军,奔赴前方。长征路上,兴国山歌多少回唱响在娄山关、大雪山,鼓舞了多少战士勇往直前。
赣南采茶戏与兴国山歌同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名录。赣南采茶戏,源于赣南清明前后的茶山。这些茶山,在安远县的九龙山上,在上犹县的九曲河畔,在崇义县的阳明山,在宁都县的小布,在于都县的盘古山,在定南县的云台山……这些汲取天地灵性、大地精华的物华天宝之地,生长着如海浪般的绿色茶林,逶迤成片,甚至是满山满岭。在这巨大的茶林中,蹲着矮子步、携着茶篓子的客家男女,隐藏在茶垅间,放开歌喉,对唱出心中的情歌。最原始、最质朴的采茶歌,把土地唱得更灵气,把茶林唱得更绿茵,把天空唱得更湛蓝。于是,有人把茶林中的歌与戏引进了民间舞台,引进了现代生活,《怎么谈不拢》《茶童戏主》《长长的红飘带》《山歌情》《围屋女人》等当代客家采茶戏经典,将赣南采茶戏艺术不断发扬光大。
民间民俗艺术是涵育民间文化、养育客家人精神的重要艺术途径,是赣南地域特色的文化瑰宝与精神财富。纵观赣南客家民间民俗艺术,人们不由感叹,这是中国文学艺术宝窟中的一块瑰宝,是中华民族的一项重要文化内容。赣南客家民间民俗艺术存在于客家生存、发展与进步的历史长河中,渗透着客家民系的传统与精神。人们常说,没有了民间的东西,少了民俗的成份,便缺乏其民族性。而民族性的东西、地域特色的文化,最能代表一个民族与一个地域的文化。
赣南的非遗题材极为广泛,几乎涉及到人们生产、生活、生存的所有方面。比如民间文学类,有张丽英的传说、七里古窑的传说、赣州街谣、客家歌谣等;传统技艺类,有古城墙、福寿沟、浮桥、围屋、砖窑营造工艺,上犹土法造纸、榨油制作工艺等;传统美食类,有赣南小炒鱼、兴国捶鱼丝、安远三鲜粉、赣县黄元米果、客家擂茶、米酒等;传统表演艺术类,有兴国山歌、赣南采茶戏、宁都采茶戏、赣州南北词、南康鲤鱼灯、民间高跷、东河戏、上犹九狮拜象等;传统美术类有章贡区瓷像画、宁都剪纸等;传统工艺美术类,有竹雕、根雕、纸雕、石城花灯、石砚制作等;传统医药类,有推拿术、传统膏丹丸散、皲裂膏、疳积散、龟鹿二仙膏等;传统民俗类,有赣县烧瓦塔、章贡区七里仙娘庙会、宁都竹篙火龙、会昌赖公庙会、于都寒信水府庙会、兴国跳觋仪式、元宵祭祖活动、春节拜年踩街、端午龙舟顺水仪式、六月六晒书等。赣南采茶戏、于都公婆吹、于都客家古文、兴国山歌、石城灯会、古陂蓆狮犁狮、赣县东河戏、会昌赣南客家匾额习俗、龙南赣南客家围屋营造技艺及赣南客家擂茶制作技艺等被列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与非遗项目相对应的是,一大批具有非遗传承能力的人脱颖而出。目前,我市正加大对各类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力度,非遗保护传承正呈现方兴未艾的良好态势。
作为一种古老、无形的文化形式,非遗代表一个地域文化整体的精神高度,也体现着一个地域社会生态的多样性、多元化。客家赣南,非遗形式多样,缤纷璀璨,活色生香,无不体现赣南客家特色、赣州地域特色,给人们欣赏或体验的同时,赋予诸多想象的空间与美好的感受。(谷风)
[责任编辑: 黄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