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如何关注心理健康?北大六院专家这样建议
2023-08-09 19:15:13 青瞳视角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受台风“杜苏芮”影响,近期,本市遭遇了特大暴雨灾害,造成近129万人受灾。面对突发的自然灾害,公众应如何开展自我调节?如何帮助需要心理关怀的人群?8月9日,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专家给出了心理分析和专业建议,如果严重的心理反应长期无法缓解,甚至影响了工作和生活,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表示:“人类可能面临各种灾难,比如地震、洪水、饥荒等等,可能造成亲属去世以及财产损失,并可能造成创伤后应激障碍,出现心理创伤。这次洪灾,党和政府一直在全力支持受灾地区及群众,这种支持系统可以帮助被影响的人把心理创伤减到最小,不过,部分人群难免会有一些心理问题,这就需要专业人士给予科学的支撑和应对。”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临床心理中心主任医师钱英表示,从医学上来说,遭受心理创伤的前1-3天为急性应激反应期,包括恐慌、麻木、过度工作等,即使正常人也有各类心理反应,一般人1-3天自行缓解,即使延续也不会超过1-2周。少数人的急性应激反应将持续到灾难发生后一个月内,可能会出现焦虑状态、抑郁状态、失眠,甚至出现急性应激障碍症状,急性应激障碍通常在一月内缓解。如果急性应激反应症状持续到创伤发生一月后,或一月后才开始出现,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就是创伤后应激障碍,出现的比例一般在5%以下。如何识别这部分人群?钱英表示,可能包含这些典型症状:闪回,即创伤图片反复在梦中出现;警觉性增高;回避一些敏感场景;此外,也可能出现类似抑郁的情绪和行为状态,对未来没有兴趣,沉浸在对过往的回忆中等等。对于有这些症状的人群需要重点关注。

钱英建议,在心理创伤的急性期,可以帮助患者建立三种“感”:首先,恢复安全感非常关键,要让他回到安全的、熟悉的地方去;其次是帮助恢复联结感,可以让他们跟周围的亲朋好友在一起,或者得到社会、政府的帮助,跟周围的关系产生联结;第三是恢复效能感,让他们知道自己是有价值、有作用的,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存在的意义。

从长期来看,人面对意外的反应又可能分为四个阶段,在每个阶段,身边的人都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去帮助他渡过难关。钱英介绍:一是麻木震惊期,有的人可能表现为大脑不活动了、“僵住了”,无法正常生活了,此时周围的人可以陪伴他、照顾他的生活,帮他恢复安全感;也有的人可能看起来跟个没事儿人一样,继续正常生活,但不要苛责他冷血,这其实是一种正常的自我心理保护机制,他在回避创伤事件。二是否认追寻期,比如有的患者表现为,爱人去世一两个月了,还在不停地给爱人的手机充电,觉得爱人还活着。这在3-6个月内都是正常反应,要尊重他的否认,不要着急把他带回现实中,要允许他去寻找、陪伴他的悲伤。三是沮丧期,此时可以帮助他处理情绪,跟他充分共情、支持他。四是重新的联结期,帮助他开启新的生活。

“人是有自我复原能力的,大多数人群即使不经任何干预,通过自我调节,基本会在一个月内得到缓解。少部分人可能无法自行恢复,如果出现一些严重的心理反应,持续超过一个月都无法缓解,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工作、社交,就要积极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采取药物或心理治疗,这部分人群在6到9个月内都能得到很好的缓解,极少数人会有病程的持续,但在医生帮助下也能与相应的症状共存”,钱英说,“绝大多数人是可以恢复正常的”。

钱英还介绍了一个自我调整的小窍门—“蝴蝶拍”,即把左手放在右肩,右手放在左肩,轻轻拍击肩膀,脑海中浮现一些积极的画面,可以刺激双侧大脑,用运动式的方式来缓解应激反应的状态。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蒋若静

编辑/李晓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