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基点。面向新时代,办好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基础教育,显著扩大基础教育优质资源,是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应有之义。
在此前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优质均衡意见》后,近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扩优提质行动》)。
(资料图片)
8月30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田祖荫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扩优提质行动》致力于深化基础教育供给侧改革,进一步做大优质教育资源“蛋糕”,加快构建幼有优育、学有优教的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优质教育资源总体不足与人民群众期望“上好学”的矛盾,增强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扩优提质行动》给出了到2027年的主要发展目标,即学前教育优质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通高中优质特色、特殊教育优质融合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并提出了8项具体措施,其中义务教育强校提质行动和普通高中内涵建设行动备受关注。
据了解,普通高中内涵建设行动,主要解决普通高中多样发展不充分、部分县中水平不高以及群众职普分流焦虑问题。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当前高中阶段的突出问题是教育资源差距较大,部分地方把高中大概分了六七个层级。所以,未来高中阶段扩优提质需要在两方面努力:一是要更加均衡办学条件,二是用多样化标准去提质。
义务教育强校提质
建设新优质学校,是基础教育扩优提质的一项新举措。《优质均衡意见》提出,到2027年,扩增一批新优质义务教育学校,义务教育优质学位供给大幅增加。
田祖荫表示,义务教育强校提质行动,主要解决义务教育阶段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城乡校际差距大问题。
根据《优质均衡意见》,该行动将主要在两方面发力。一是推进优质学校挖潜扩容。《优质均衡意见》提出,对有条件的、办学水平和群众认可度较高的学校,“一校一案”合理制定挖潜扩容工作方案,通过充分利用现有校舍资源、改扩建教学楼、建设新校区、合并周边薄弱学校、倾斜调配教师编制等方式,在不产生大班额情况下,进一步扩大学位供给。
二是加快新优质学校成长。《优质均衡意见》提出,根据区域优质均衡发展目标,按照3至5年一周期制定新优质学校成长发展规划,落实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通过高起点举办新建学校、改造帮扶基础相对较好的学校等方式,加快办好一批条件较优、质量较高、群众满意的“家门口”新优质学校。大力加强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加快推进学区内、集团内学校率先实现优质均衡。
“在建设教育强国背景下,新优质学校建设应至少突出两点:一是新的育人方式,五育并举,因材施教,培养创新性思维;二是新的发展方式,激发活力,加大内涵建设,减负增效,实现可持续发展。”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杨振峰表示。
通过开拓新优质学校发展之路,抬升基准,实施优质资源倍增计划,上海已在新优质学校建设方面取得了实效。
据介绍,上海通过以城带乡,提高142所乡村学校办学水平;通过实施示范性学区集团建设行动计划,在学区集团广覆盖的基础上,又建成一批紧密型学区集团,进一步缩小校际办学差距;通过实施公办初中强校工程,与名师名校长培养相结合、与学区集团高质量建设相结合、与落实新中考改革相结合,着力把近200所公办初中办成“家门口的好初中”。
包括上海在内,实际上我国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成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检验。近年来,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四省市参加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结果显示:学生在阅读、数学、科学三个领域成绩领先。不仅如此,基础水平以上学生占比,包括优秀率、良好率都在世界居于前列。
“这充分凸显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特点,一大批家门口好学校,抬升了义务教育的基准线。”杨振峰表示,推进高质量均衡发展,缩小区域、校际、群体之间的教育水平差距,特别是要加强相对薄弱地区、相对薄弱学校、家庭条件不利学生的精准帮扶,这是个关键要素。
据了解,下一步教育等部门将健全优质均衡推进机制,包括分省份制定实施规划,明确实现优质均衡发展的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书。部省联合签订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备忘录。遴选确定一批市(地)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行实验区,加大市级统筹力度等。
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
就高中的发展路径,党的二十大报告已明确提出要求,即“坚持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
为此,《扩优提质行动》提出实施普通高中内涵建设行动,到2027年,高中教育阶段要培育一批优质特色高中,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扎实推进,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持续提升。
“普通高中内涵建设行动,主要解决普通高中多样发展不充分、部分县中水平不高以及群众职普分流焦虑问题。”田祖荫表示。
《扩优提质行动》提出,一是加大投入力度“新建一批”,高起点新建和改扩建一批优质普通高中,增加学位供给;二是创新办学机制“帮扶一批”,通过集团化办学、“组团式”帮扶、部属高校和省属高校托管帮扶县中等方式,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教育资源总量;三是多样化发展“提升一批”,支持一批基础较好的地区和学校率先开展特色办学试点,积极发展综合高中,推进职普融通;四是有序增加招生计划“扩容一批”,深入挖掘现有优质普通高中校舍资源潜力,并结合实际优化招生计划安排,有序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招生规模。
储朝晖向记者表示,高中阶段当前的突出问题是教育资源差距较大,部分地方大概分了六七个层级,在办学质量、资源、生源等方面差距比较大。
“我们在2017年就提出到2020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这样一个目标。所以,未来高中阶段扩优提质主要努力方向有两个,一是要更加均衡办学条件,二是用多样化标准去提质。”储朝晖说。
在储朝晖看来,高中阶段的办学条件、办学资源和师资各方面应该在一个相当的水平,而不是纵向差别过大,这也是“扩优”所要实现的目标。
另一方面,虽然10多年前我国就提出高中多样化发展,但受单一的高考考试制度影响,高中阶段的评价标准过于单一。因此,未来高中提质的标准不应该是单一的,而应是多样化的。
“需要对高中建立多元化的教育评价指标和多元化的考试机制,让高中多样化发展,这一方面能服务学生多样性的成长发展需要,另一方面可以满足社会对人力资源多样性的需求。”储朝晖说,如果我们培养的人才不能符合社会各行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也就很难造就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
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也意味着人才培养路径是多元的。《扩优提质行动》还明确提出,建设一批具有科技、人文、外语、体育、艺术等方面特色的普通高中,积极发展综合高中。支持一批基础较好的地区和学校率先开展特色办学试点,在保证开齐开好必修课程的基础上,适应学生特长优势和发展需要,提供分层分类、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形成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系列,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据记者了解,为满足高中学位实际需求持续快速增长,近年来各地也在实施大规模高中学校建设计划。
以深圳为例,广东省深圳市教育局局长郑秀玉表示,深圳市成立市领导挂帅的市教育领域项目指挥部,超常规推进高中建设。2020年至2023年,全市共新改扩建41所公办普高、新增5万个公办普高学位,推动高中阶段年招生规模由2019年的万个提升至2023年的万个,2023年全市普高录取率超过70%。
“未来两年,深圳市还将新改扩建10所以上公办普高,新增2万个以上公办普高学位,公办普高录取率将持续保持稳定。”郑秀玉说。
据了解,深圳创新思路,多管齐下扩大优质高中资源。探索“高中园”建设模式,由优质名校分别牵头,高标准建设4所高中园,每所高中园各有3-4所高中,园内高中在设施、师资、课程、后勤服务等方面资源共享,实现了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名校带新校快速发展的倍增效应。
郑秀玉表示,下一步深圳将完善资源均衡配置体系。大力推进集团化办学,至2025年全市将新增80个优质教育集团,实现新建学校集团化办学全覆盖。大力推动优秀教师交流轮岗,2023年教师交流轮岗人数占义务教育阶段在编教师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